站在世界的肩头看战争 战胜国意识期待重塑
来源:半月谈
■ 半月谈记者 赵利根 黄海燕
4月6日,清明节后第一天,北京西南郊外宛平城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几个工人正忙着搬运拆下来的浮雕。纪念馆刚刚撤展,正在进行8年来的首次闭馆改造。馆前广场的巨型雕塑"东方醒狮"身前,一束黄色的鲜花静静地躺在那里,寄托着主人无言的沉思。
60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一个甲子。在这样的时间横截面,我们习惯于作别过去,拥抱未来。然而,60多年前那场残酷的战争给中国人民留下的心理创伤还远未抚平,作为当年战争中的加害方,日本某些政客和右翼团体在历史问题上的不断挑衅,无异于向未愈的伤口大把撒盐。作别之轻,远不能承受一个民族的感情之重。站在抗战胜利60周年的路口,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情、怎样的历史观、怎样的方式来纪念那场久逝的战争?
纪念抗战胜利呼唤制度化
进入2005年,有关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话题渐成热点。2月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将在9月举行大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将邀请抗战老战士、港澳地区和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代表、曾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他们的遗属出席。除此之外,中国还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幼麟提交了《我国国家级、国际化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议案。议案对如何高规格隆重纪念抗战胜利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如邀请美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等国领导人参加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建议每年9月3日和9月18日举行国家级纪念大会,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全国统一鸣警报3分钟,下半旗,肃立默哀等等。朱幼麟的提案在网上引起强烈共鸣,热心网民纷纷留言,表示支持以国家规格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刚刚过去的清明时节,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热潮初现,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烈士陵园、抗战纪念场馆迎来大批人潮,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日参观人数就达万人之多。各地政府、各种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组织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也纷纷启动,近千家网站还共同发起了网上纪念活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王新华向半月谈记者介绍,全国大大小小的抗战纪念馆、纪念地约有150多个,今年都会相应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山西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会在北京国家博物馆推出专题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在闭馆装修,重新布展后将推出国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新展内容上将吸收抗战史研究的一些新成果,在展示的手段上,也将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展示手段和设备。
对于各地渐次开展的纪念活动,王新华表示很高兴,但是,他认为仅仅每隔10年才进行隆重纪念是不够的,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应该制度化。"所谓制度化,就是要有一定的时间,还要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内容、一定的形式。不是10年才纪念一次,应该每年都纪念。"
站在世界的肩头看战争
"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相比,我更倾向于强调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刘江永不无感怀地说,"从全球来看,那是一场人类正义与邪恶的大较量。美国、英国、法国都为这场战争作出了他们的贡献,而我们更是与世界各国团结作战,最终战胜邪恶。"
刘江永说:"我们开展纪念活动不要搞成针对日本的活动,而要搞成包括日本的活动。要站在国际的视野,怀着一种包容的胸怀来纪念那场战争。不能太强调自我──我受害了或我立功了,这些都过于局限。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引导公众,在这样一个重要年份,我们既要通过纪念活动增强爱国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也要正确处理好国际关系。"
我们注意到,日本在谈到60年前那场战争时,从不用"败战",而用"终战",它认为自己并没有输给中国,也不承认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这种歪曲历史的行径,让人唾弃。我们自己应该意识到,中国在二战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战后世界和平发展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刘江永说:"我们不要过于强调自己的受害意识和受凌辱程度,伤疤在那摆着呢,不必自揭。我们如果真正意识到历史的严重性,真正意识到民族的创伤感,我们应该自立自强,为避免历史重演,我们就要保证国内稳定、人民团结、齐心协力,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使我们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使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与日俱增。我们应该站在这样一个历史高度来认识那场战争。"
刘江永因此建议,在今年9月国家举行的纪念活动中,应该邀请日本方面的代表参加,即使由于政治气氛的原因无法邀请日本政府的代表,也应邀请日本的政党代表、友好人士、对历史问题有正确认识的前领导人以及曾在中国接受改造、回国后致力于中日友好的在世战俘。
大力弘扬抗战精神
王新华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的解放史上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一场战争。在此之前,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那个时候,中国任人宰割,中国人任人欺凌,中华民族被形容为一头睡狮,而这头睡狮是在抗日战争中觉醒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开始,从此中华民族才开始获得真正的民族解放,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我们今天纪念抗日战争,就是要纪念抗日战争当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即抗战精神。
什么是抗战精神?王新华认为还有待学界进行充分的研讨和总结,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年抗战中不分党派、不分老幼、不分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命运抗争的全民族认识上的高度统一,是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同仇敌忾、追求民族解放的精神。
"抗战精神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包括海内外华人共同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王新华说。
在王新华接受记者采访前一天,日本政府通过歪曲历史的日本右翼教科书的消息从东京传回,激起中、韩等国民众的强烈愤慨,而这只是近年来日本系统地歪曲侵略历史、企图为历史翻案的系列动作的一个步骤。王新华认为,日本是个崇拜实力的国家,中日之间历史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在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本国的国家建设搞上去,因此,"纪念抗战胜利,发扬我们的抗战精神,对于激励我们的民族奋发图强,更好地建设祖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战胜国意识期待重塑
除了弘扬抗战精神,王新华认为通过纪念抗战强化国民的战胜国意识殊为重要。提及抗日战争,普通民众想到的可能是南京大屠杀、731部队和"三光"政策,想到的是中国人民被烧、被杀、被强奸、被侮辱,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当时中国那么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却能团结全民族的力量,进行长达8年的浴血奋战,一步步走向胜利,写下了中华民族解放史上的壮丽诗篇。最终,中国是以战胜国的身份出现在世界面前的。
"直到60年后的今天,每个中国人依然享受着抗日战争胜利的成果,只是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而已。"王新华说。
成果之一是台湾回归祖国。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对台湾进行了50年殖民统治,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才得以收回台湾。
成果之二是,清政府和列强签订的100多个不平等条约,绝大部分都在抗日战争之后被废除。没有抗日战争,没有世界各国对中国贡献的承认,列强会轻易将既得利益还给中国吗?遍布中国各地的那些租界,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回来的。
成果之三是,1945年成立联合国,中国那么一个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美、英、法、苏同享否决权。
对于国民普遍缺乏战胜国意识,王新华感到惋惜:"没有战胜国意识,我们甚至输不起一场球。"
王新华所说的"一场球",指的是去年亚洲杯期间在中日两国球队之间进行的决赛,少数球迷在赛后出现了不冷静的行为。"足球本来有输有赢,赢了就是为国争光,输了就闹事,这就把普通的体育运动上升到了政治层面,感觉又被人欺负了,这还是一种弱势民族的心态。"
而树立战胜国意识的前提,正在于树立一种大国国民的自信与宽容。
为中日历史问题"验明正身"
"中国人民纪念自己的历史,讲述自己的历史,本身无可厚非,不能不让人去讲,不能不让后代记住,不能不从历史中学习。"刘江永提到中日历史问题时抑制不住愤懑之情。"日本有关方面批评中国搞'反日教育'是不正确的。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也不是针对日本的,例如我们把八国联军对中国的入侵也都写入了历史,但我们没有看到老百姓因为这些记载和学习对法国、英国和俄罗斯有这么大的义愤。为什么日本和韩国之间也出现问题,为什么日本与俄罗斯关系也出现紧张,为什么日本和邻国哪家都没有处理好关系?日本政府不应该好好深思一下吗?歪曲历史将误导未来!"
王新华也认为,当前中日关系因历史问题变得紧张的责任主要在日方。"没有人愿意将自己遭受的耻辱挂在嘴边,但恰恰是日本一些政客的所作所为不断提醒中国人,千万不能忘记过去。由于他们不断否定历史,中国民众对日本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厌恶感,我看不足为怪。中国人民也有正当的表达自己感情的权利。"
对于日方关于中国进行"反日教育"的指责,王馆长表示难以理解。抗战纪念馆的展存内容是有充分的历史根据的,今年的新展览也将本着客观、公正、真实反映历史、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制作和陈列,不能因为有一些所谓的学者尤其是部分日本学者说三道四,就改变展存内容。
刘江永说,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是建立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或极端的民族主义。对于少数过激的言论和行为,我们应加强引导,不能让日本右翼通过历史问题挑动民族情绪、干扰中国国内建设大局的阴谋得逞。